无论是资讯科技界、或市场推广的高手,均对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趋之若鹜。然而,坊间大部分有关物联网的文章及议论,普遍着眼于硬件部分,例如,箇中所需的技术、应用程式。于我个人而言,物联网最可贵之处,在于为受众带来犹如度身订造的个人体验。
任何活动,都是为 “人”而设。但据我观察所得,活动策划业界内,好像有一条不成文的“指引”──必先考虑采用崭新科技、最新款的应用程式,为活动制造巨大回响,誓要成为城中热话。
科技从来都只是执行及量化体验的媒介、工具;在应用层面上, “科技”本身应该要不着痕迹。惟纵观今天各式各样的活动,往往把科技成为活动体验的主角,“人”反而沦为配角。
我提倡以人为本,而心目中最佳的巿场营销策略──亦应该是最理想的企业经营方式──均始于以人为本的思维模式。本着这宗旨,在策划活动过程中,您自然会致力物色为参与者提供浑然一体、极具感染力的体验,而非过度追捧科技。
要做到以人为本,引人入胜的“内容”是必然关键。活动中每个项目安排,以至每一件展品及展示方式,都是“内容”一部分;换言之,对整个受众体验,每一个细节的影响力均举足轻重。追求尽善尽美的活动策划专家,更会花尽心思,务求令每个内容细节环环紧扣,一气呵成。如此,才能针对每个互动时刻──由活动前至活动后──进行记录、分析,以至将讯息渗透与会者的生活中。这就是物联网的威力!
如果您的专业是活动企划,我建议大家别“沉迷”于为活动物色最高端、新颖的应用程式;试试还原基本步,反问自己:“哪类的内容能够打造我们所期望的体验?” 、 “用什么方式传递内容才能吸引受众,并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回忆?”,以及“我们想得到哪类型的数据以衡量成效?”物联网的潜力在于它能够连接虚拟与现实、社交与个人,以及生活中每个时刻的能力。
活动策划者不再只局限于衡量表面的人流数据,我们可以将拓展至考量受众的参与度及其质素、受众群组的分布。
物联网可以创造无与伦比及与别不同的会展及活动。随着物联网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更应谨记在采用崭新科技及应用程式时,必需让 “以人为本”作为大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