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消费科技产品展览会—“CES国际消费电子展” (电子展)对本人来说是每年的重头戏。在展览会上我们不仅能看到展览及推广活动行业内的创意大师的精彩作品,还能见识到可能应用于日后工作的先进科技。
由于错过了今年的电子展,于是我花点时间在网上捕捉一些相关资讯。对于早前微软宣布于2012电子展后淡出,掀起议论纷纷,相关文章用“盖棺终结” 或“展览会已死”来描述。由此可见,展览会的存在 价值在乎于它们如何掌握到行业内的人脉。
亚洲可向欧美等展览会发展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取经。旧有的一些地区性展览会并不是被淘汰了,只是对赞助商及参展商的吸引力减退了,但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所以说这并非展览会的末日,而是新生。
北美等地的参展商和赞助商由于早已掌握到客户所在,已经不再积极寻找新客户。在这种情况下,缩减开支或把资源用于其他项目是可以理解的。
不论是什么因素推动这个转变,不参展一般都或多或少带来负面影响,而企业要做的只是权衡轻重,微软就是一个好例子。
部份业界经常大肆宣传他们耗费于专有活动及小型体验活动的开支。我并不是说这类活动不到位,实际上我们公司有时也为客户提供这些服务,这在某些情况 下是完全合适的战术。
简单来说,展览会为品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商机。品牌需要了解各类展览会的各种不同特色,从而找出切合本身品牌需要的用途,再善加利用。
最后,我深信品牌有责任敦促展览主办单位提供该品牌真正需要的东西。通过一些新颖的参与方式,展览会可以更有效的以全新姿态被纳入您的营销组合策略。